结缘山水,薪火相传——河海大学60、70年代赴西南参加经济建设校友口述采访行-贵州站

发布时间:
2019-08-02
浏览次数:
1581

入黔四十载,目睹着时代变迁、经济腾飞,荒山野岭里修建起宏伟的水利工程,穷乡僻壤逐渐发展成西南经济支柱……20世纪60年代,有这么一批华水人,他们满怀青春报国志,深入群山,横跨激流,充分运用在校所学专业,活跃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为祖国西南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艰苦奋斗。他们的敬业、拼搏、坚守、奉献,已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西南大地生根发芽。回顾一生,他们用几十载水利情回馈母校栽培;展望未来,他们对新时代水利人寄予殷切厚望!为收集并记录河海校友为西南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进事迹,以起到加强校史研究、展示河海精神、教育年轻学子的目的,河海大学档案馆口述校史工作组对参与西南贵州经济建设的十余位优秀校友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采访。

 

汪德麟:做学问不要怕吃亏

汪德麟校友1954年进入大学,成为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第一届本科生,后毕业分配至贵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水文总站参与水文资料整编工作。

1958年,为解决施工过程的洪水问题,汪德麟加入猫跳河工作组,反复查看水文资料,仔细研究暴雨径流关系,依靠计算尺和算盘不断调整计算系数,首次编制了洪水预报方案,并最终实现猫跳河梯级电站的优化调度。

在工作过程中,针对贵州的水土流失问题,汪德麟结合水文观测资料发表了《乌江中上游河流泥沙变化规律》的论文,不仅证明了观测资料的可靠性,所提出结论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对于贵州地区由于特殊岩溶地貌形成的独特水文规律,汪德麟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将学术成果总结发表。

汪德麟认为,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刘光文老师传授的“水文计算以分析为主、计算为辅”的理念让他至今印象深刻;毕业后,汪德麟返校拜访赵人俊老师,师生二人还为贵州的水文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老师的几句点拨对他后续工作很有启发。

采访最后,汪德麟笑着告诉我们,做学问不要怕吃亏,要通过努力的成果让人信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贵州省的水利建设重心开始转向“长藤结瓜”型的大型工程,他期待年轻一代能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和发展,以取得长足进步。

 

周善棣:河海这个选择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


“时代给了我机遇,而河海这个选择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

66届校友周善棣是个地道的南京人,由于父亲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家里文化氛围非常浓郁。然而,在高中毕业选择志愿时,为了契合时代,周善棣选择了“弃文从工”,填报了工程力学专业。

谈及河海,周善棣形容河海拥有着系统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老师严谨治学,教学水平高超。学生一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习氛围浓厚。回忆起徐芝纶老师所讲授的弹性力学的课程,周善棣表示,“我们当时只感到院长亲自备课,亲自讲课,丝丝相扣,明白易懂,慈祥亲切,如沐春风,效果非常好,今天才知道徐院长在课前下了这么大功夫,深受感动。不愧为一代力学大师、教育大家。”采访过程中,周善棣还将弹性力学的听课笔记赠予河海大学档案馆,以“纪念河海有过这么一个听课还算认真的学生,没有完全辜负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以表对母校和恩师的感恩之情。” 

1966年毕业后,周善棣来到贵州交通勘测设计院参与工作。当时受限于科技水平,桥梁计算耗时耗力。周善棣运用所学巧妙开发了平面杆系统桥梁结构分析系统,这一软件不仅解决了桥梁设计中结构计算工作量大的难题,而且可以在显示屏上用图形和色彩的方式把桥梁受力状态直观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山区拱桥设计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1977年开始,周善棣一边进行研究,一边将软件投入实际应用,他的软件逐渐走出贵州,在全国各地的铁路、水利、林业、市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江界河大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剑河大桥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4年,周善棣担任院领导工作,1996年调交通厅任科技处长,1998年担任交通厅总工。在他几十年的奋斗生涯中,无数次地为省内外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课,带领他们向桥梁建筑技术前沿发起过一次又一次的冲刺。回想起来,他既感到时光匆匆,又感到无比欣慰。

采访最后,周善棣说,力学专业作为基础学科,应当注重办学特色,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工程力学尤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当今信息文明的时代,我们要重视传统力学,在影响和渗透之间寻求突破,和工程科技、现代发展紧密结合。河海学子要紧跟时代潮流,求发展,谋进步,为成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努力奋斗!

 

连克增:不要把做工程当成职业,而要当成事业

 

连克增是陆地水文专业70届毕业生,1980年调动至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院规划处,先后参与了乌江和北盘江的前期规划工作。当时,作为整个工程的先遣部队,他们需要背着行李袋,驱车经过人迹罕至的荒野,晚上借住在老乡家中,有时就倚着鸡窝睡觉。由于山路崎岖坎坷,有一次在去往勘察地的途中,卡车险些冲下悬崖……好在半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规划内容全部得到实施,也为工程的后续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连克增告诉我们,在北盘江资料审查的过程中,老前辈们反复研读厚厚的报告资料,对每个测值数据精益求精,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对他的工作和成长带来了很大帮助。

后来,连克增又调动到了计划处,开始了全国到处跑项目的生活,一年奔波里程多达三万公里。直至退休,他也一直在从事工程的审查、咨询等工作。    

最后,连克增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一代是幸运的,应当珍惜眼下的美好生活。他勉励当代学子“不要把做工程当成职业,而要当成事业”,在工作中要有吃苦精神。他认为,要想做好学问,首先要先学会做人。短短几句话,倾注了连克增对新一代学子的殷切期望。

(文/黄梓莘 黄芮雯吴梦云梁雨嘉  /张珂萌 刘顺)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