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批华水人,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一年又一年、一届又届地从母校南京繁华的都市,途径几千里的路程,辗转来到位于深山峡谷中的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局(水电十四局前身)。报到后,他们又分别乘坐解放牌卡车、拥挤的中火车、小火车和颠簸的牛车……经过十几天的路程,来到大山深处的一线水电建设工地。他们从此家乡变故乡,满怀着一腔报国热情,迅速投入到云南大地上著名的以礼河、绿水河、西洱河、大寨、鲁布革等10多座大中小型电站的设计建造中,以此服务云南等地的经济建设。
鲁布革冲击波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一干就数年,甚至十多年。1970年后,随着“三河大会战”中的以礼河、绿水河电站相继完工,他们中的部分施工人员携家带口,马不停蹄地奔赴鲁布革电站的施工电站——罗平大寨电站,参与工程建设工作。
鲁布革水电站雕塑
1977年,施工期5年后,罗平大寨电站成功发电。来自大寨、以礼河、绿水河等电站的施工人员陆续会师鲁布革,开始鲁布革电站的建设工作。其中,1979年获得电力部先进生产者、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的曹传玺(60级河川系)是最早一批到达鲁布革水电建设工地的先遣部队成员之一。为解决调压井地区的水源问题,他只身带着两个民工,连续十多天每日背着几个馒头和一壶水,穿越数不胜数的荆棘灌木,磕磕绊绊地行走在云贵两省交界的深山峡谷,最终成功找到了水源。
在鲁布革电厂采访
水源找到了,可是如何将云南的山泉水引到一条峡谷之隔的贵州岸边呢?“修吊桥”成为工程建设的大前提。为了学习相关技术,朱友清(63级水文系)多次到昆明自费购买书籍和规程规范,自学吊桥、三级抽水泵站及供水管路的设计、安装与施工的管理工作。历时半年多,在不懈努力下,小台湾的生产、生活的供水问题终于顺利解决。
采访朱友清校友
1984年,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协议,鲁布革电站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引水系统,必须进行国际招标。随着日本大成公司的中标,一段全长9.4公里、内径8米的引水隧洞由大成公司承建,并聘请各国专家提供工程技术和合同管理咨询服务。自我封闭三十多年的中国水电建设不可思议地敞开了鲁布革窗口。
在这条设计长达九公里的隧洞中,日本大成公司提供的仅是一支30人的管理队伍,而负责劳务的是从水电十四局雇佣的424名工人,他们单月平均进尺222.5米,高峰时甚至创下单头进尺373.7米的惊人成绩。相比之下,我国承建部分土木施工进度迟缓,地下厂房施工更是一度延后三个月。
一石激起千层浪,鲁布革工程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对我国施工建设管理产生巨大震撼,同时也引起了国务院领导和水电部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鲁布革水电站工地时感叹:“看来同大成的差距,原因不在工人,而在于管理,中国工人可以出高效率。”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到鲁布革工地视察,指出:“可学习外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要给中国人丢脸。”
大刀阔斧的改革接踵而来,没有退路,不能彷徨。当国外的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理念连同傲慢与轻蔑一同涌来时,中国水电人在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和冲击中痛苦、迷茫,审视自己的一切,继而爆发。他们开始学习大成等外企的先进工作经验,精简项目管理班子,加强统一协调指挥,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项目首次引入合同制管理和工程监理制度,实行产值工资加津贴、进度奖与工期、安全、质量和成本挂钩的分配办法,同时为增强国企竞争力,兴建后方基地,不再拉家带口参建水电工程。
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后,小车司机的月收入有二百块钱,而二公司经理陆承吉(63级河川系)月收入不足一百元。“外国人车多,骑自行车的很金贵。中国人车少,开车的人很金贵,你们也不要觉得有什么。”赵紫阳总理在视察时这样安慰和鼓励大家。可是,他们没有因为钱多钱少有过一丝的动摇。
采访陆承吉、谭国柱校友
“鲁布革电站的施工设备先进了许多,开始使用瑞典进口的四臂台车,美国进口的装载机,日本进口的运输车……但是,这还是不够。”董德忠(62级河川系)很客观地说。是啊,在并不平等的起跑线上,在改革艰难的道路上,他们还需要更坚定的决心和毅力,需要用热汗、鲜血乃至生命去缩短差距,去证明中国人的实力。
局长、指挥长昼夜奋战在工地,技术干部始终走在最前面,工人们更是整天整夜呆在隧洞里干活。时任水电十四局科研所土工室主任的许文设(51级)潜心研究风化料的材料特性,带领王金汉(58级河川系)等人,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在国内首次提出将心墙粘土料改为风化土料的建议,此举得到国际大坝协会专家的支持和配合,并通过实践证明了风化料具有强度高、透水率低、开采方便等诸多优势。在接替日本工程师开挖斜井时,王一茸(58级水工建筑)摒弃重达40吨的施工器械,自主设计体量轻巧重量仅有700公斤的工作台车,将月进尺自80米提升至160米,大大提高了原始效率。面对外国人对中国螺杆材质提出的质疑,苏文良(63级水动)在现场反复实验,确定螺杆拉力、强度足够,并找到“螺杆第一天扳紧,第二天搬动螺杆还能转动”的原因,这不仅节约了成本,也避免了发电机的螺杆因全部换掉而耽误工期,向西门子外方代表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不仅要和自己抢时间,他们还要和洪水、暴雨等意外事故抢时间!在鲁布革电站第一台机组安装的关键时刻,突降特大暴雨,地表水经过岩石裂隙大量漏进地下厂房,厂房水位不断升高,在涌水即将淹没厂房和发电机的危急关头,张基尧(62级河川系)不顾身体有病,把吊水挂在吉普车上,赶到现场指挥。当时三公司的经理朱友清组织、指挥工人安装水泵及排水管路,大量抽水排险,在现场奋战三天三夜,成功战胜水灾,确保电站按期发电。罗平的雨季,雨一下就是24小时,为了抢鲁布革水电站建设的主要物资运输通道一号桥的工期,不让雨季的洪水将工期推迟半年,作为混凝土队主管技术员的周之荣(63级河川系)在工地上36个小时不眠不休,指挥工人们浇筑,顺利保证了大桥混凝土墩子的浇筑完成。一场洪水后,右岸泄洪洞进洞公路地面开裂十公分宽,并下沉了好几公分。开台车的师傅害怕地面彻底开裂,滑落进几十米深的江水里,不愿意开车前往泄洪洞。为了不拖延工期,右泄突击队长卓文耀(63级河川系)和突击队书记两个人在已经开裂的地面两边作为路标,为台车开路。幸运地是台车顺利通过,工期没有被拖延……
在鲁布革电厂采访张永忠校友
终于,一个个奇迹被创造了出来。首部枢纽工程发动千人会战,右泄突击队决战下部扩挖,6月份月进尺255米,创下工程局的最好成绩。龙家堡采石场采用“微差挤压梯段爆破”,一炮爆下二万立方,确保了砂石供应。乃格的地下厂房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工艺发生了从质到量的起飞,一座由大小42条洞井交叉构成的地下宫殿,提前四个半月建成,这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1985年11月,一声撼天动地的岩埂爆破,鲁布革不仅耽误了一年的工期被抢了回来,也宣告了提前截流……
1988年12月27日,鲁布革第一台机组试运行结束,张仁(62级水动)在厂房守了72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电厂首台机组(#4机)并入电网发电,这比预期提前了95天。这一天,创造出无数个中国工程“第一”的“鲁布革冲击”响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翻开了新中国水电建设与改革史上壮丽的一页,也注定是新中国水电建设与改革史上一座永远的丰碑。
鲁布革大坝获得建筑工程鲁班奖
(未完待续)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