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值华水68届校友毕业50周年。10月9日,水文68届校友再聚校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五十年,昔日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如今已两鬓斑白,他们再度回首,共聚校园,感怀当年在学校的点滴生活。借此,河海大学口述组于10月11日和12日采访了华水68届水文系周大兵、张善余、印裕国、刘铁僧校友。在访谈中,校友以口述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一段峥嵘岁月。
周大兵,1968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
1963年,周大兵考进华东水利学院,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参与修建华东水利学院毛泽东主席的塑像和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雕塑。并且利用学习过无线电知识,安装调修收音机,他的老同学现在仍然记得。
1968年12月,周大兵和同学一起被分配到马颊河疏浚工程局,他从工地模型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夯实自己的基础。1970年周大兵来到宜昌,参加葛洲坝工程建设。和普通工人一起,打风钻,挑石头,挖基坑,常常风餐露宿,日夜施工。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整整度过了26年。此后,相继调到中国水电总公司、武警水电部队、国家电力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工作,始终没有离开中国的水电事业。周大兵说:我在水电干了五十年,欣逢中国水电改革的五十年,也是水电迅猛发展的五十年。他写了一首小诗,概括他自己五十年的水电生涯:“古稀回首望星辰,岁月悠悠觅旧痕。华水半读虚六载,江河逐日五十春。长江追梦修高坝,雪域扬鞭铸铁军。水电开发成大势,魂牵梦绕不由人。”
如今周大兵先生已年过古稀,回顾我国水电事业取得的成就,内心多了一份淡然。金秋十月,周大兵和当年的同学们再度相聚母校,气氛美好而融洽,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青葱岁月。
口述小组成员与周大兵老师
张善余,1968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
毕业后张善余被分配到了贵州省的水利部第八工程局,但事实上这份工作与张善余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不对口,于是张善余另辟蹊径,自谋生计,来到了黄山市水文部门从事水文预报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张善余在水文部门工作期间创下了不菲的成果,并受到了极高的荣誉表彰。张善余曾两度因为英雄事迹被授予“安徽省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同时他也因为提出了一些独特又具有创造性的水文预报方法,从而提高了预报精度,短期洪水预报方案及新安江流域中长期水文预报方法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获得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谈及自己的工作,张善余自豪地表示他从未对此感到过枯燥,他认为在未知的领域中不断地摸索探寻新的方法理念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
张善余的论文成就更是硕果累累,他的文章在多个知名杂志网站上刊登,并主编《黄山水文手册》,为黄山市的水利,交通,城市等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在采访的最后,张善余着重强调了作为水利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吃苦耐劳,勤学苦练,令我们受益匪浅。
口述小组成员与张善余老师
印裕国,1968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
印裕国退休前曾在湖南省中南水情公司担任重要职务。当印裕国提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时,他摇摇手指说道:“只有两个字,就是学习。”印裕国读大学期间,正值文革前期,同学们都在积极参加各种“斗争”活动,唯独印裕国不为所动,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专心致志地研究学习。在自身的兴趣爱好驱动下,印裕国还去旁听并自学了水工专业的相关课程,全面掌握了水工建筑的各种知识。所以当提到大学生活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时,印裕国不无骄傲地告诉我们,大学教给他的不只有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印裕国被分配到了贵州乌江渡工作。在当时那样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他收获非常多。印裕国将其类比推及到“农村的孩子早当家”的原因,他满怀遗憾地指出这正是当今?河海学子极为稀缺的经历。具有艰苦奋斗精神,是印裕国对河海学子的期望之一。其二,便是开拓创新精神。几经辗转,印裕国来到了中南院的设计院从事水文预报专业相关工作,他就是在这段工作期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印裕国从事这份工作时,恰逢计算机行业盛极一时,他提出计算机人才是稀缺型人才,而他们的相关工作也与计算机领域密切相关,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化控制而省去大量无用的人力物力消耗,最终他们公司也因为这个前卫的技术引进而大获成功,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印裕国总结到,水文专业就是要扩展所学所用,遇到瓶颈时要懂得不断开拓,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在采访的最后,印裕国更是强调指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时刻铭记团结协作创造共赢,这是一个团队最核心的内涵精神,不可或缺。
在印裕国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也选择从事了相关专业工作,继承他的水文研究事业,印裕国对此引以为豪。印裕国同时寄望于河海的学子,能够再接再励,延续曾经华水时期的辉煌,并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口述小组成员采访印裕国老师
刘铁僧,1968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
刘铁僧毕业后转去工程局,改革开放后回到平顶山担任中学教师,后又在教育局做行政管理工作,一生并未从事水文工作。刘铁僧谈到,转行是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拥有扎实的基础是一辈子受益的。在华水求学时,刘铁僧在思想教育与业务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思想教育上,他一生忠直热枕;业务上,他凭借深厚的工学基础在工程局大展身手,曾参与规划国内第一个双曲拱坝——山西石门大坝,后将满腔热血投诸教育,教授数学和物理,静待桃李花开。
口述校史小组成员采访刘铁僧老师
人生百年,韶华白首不过转瞬之间。在五十年前,这批风华正茂的学子们走出校门,满怀热血和激情走上水电事业建设岗位,在这几十年的风霜雪雨的洗涤和岁月沧桑的磨砺中,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作为水电人的初心,不畏艰苦,奋勇向前,在水电建设事业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如今,再回首,他们感慨万分,对祖国蒸蒸向上发展的水电事业充满欣慰。口述组成员也有幸在口述过程中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的峥嵘岁月岁月,也深深体会到 “艰苦朴素 实事求是”的理念在老校友身上的展现。口述组也将会继续探访河海大学老校友,传承河海精神文化。 (文/陈秋彤、常成、张心怡、王玲)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