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河海大学档案馆口述校史小组于隽逸酒店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河海大学校友茆智先生,已过仗朝之年的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讲话条理清晰,援引丰富,与我们分享了他求学、科研、教育等方面的经历。
茆智院士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1950年,他考取了南京大学水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随之来到华东水利学院求学。1953年,由于国家“一五计划”对建设性人才的需要,全国工科学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茆智也结束了在华水的学习生涯。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茆智深感华水学风淳朴,教授实力雄厚、敬业肯干,这也是他毕业多年依然魂牵母校的原因。
茆智院士成果颇丰、著作等身,然而赫赫成就全靠多年来的点滴耕耘。茆智院士笑着告诉我们,60年代时,他在海南岛做橡胶林灌溉实验,近四年的时间就住在田边的茅草棚里头,白蚁啃噬床柱导致床板坍塌,耕田时有竹叶青爬到手上……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但他一心关注试验结果,也就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习以为常。这段经历除了让他取得有关橡胶灌溉的系统成果,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还为他后续提出利用“反弹效应”指导节水灌溉方法播下了创新的种子。茆智院士笑着说,科学研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要学会抓住过程中偶然迸发的灵感,并与专业知识结合考虑。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农业水利领域才能够时刻保持学术热情,屡屡突破已有成就,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和1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教材4本,发表论文40多篇。他主持研究的“农田节水灌溉方法”发展了农田节水灌溉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很大经济价值,还在2000年获得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农业节水技术突出贡献奖。
茆智院士点明,常言道“无粮不稳”,农业作为国之命脉,农田水利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科研与教育的关系,他一直认为“科研是太阳,教学是月亮”,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同时教材要融合科研成果与时俱进,科研的进步能够促进教学的突破。秉持着这个理念,他多年亲临教学一线,最繁忙的时候负责近千名学生的课业,一周上课时间多达32个学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要求每个学生最起码要经历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完整周期,他也会临时抽查自己的学生,在不翻阅资料的情况下,对试验田地的基本数据熟稔于心。此外,他还率先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灌溉试验培训班,培养了许多技术骨干,为提升中国灌溉试验站的工作质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黄梓莘)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