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轨火车背后的故事——河海大学档案馆口述校史小组建水采访行

发布时间:
2018-08-06
浏览次数:
1030

 730日,为体验校友们当年在云南参与工程建设时使用的交通工具,河海大学档案馆口述校史小组成员和校友们一起坐上“临安——团山”米轨火车,米轨火车作为当初绿水河前往昆明的主要交通工具,上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引入,是轨距1米的窄轨铁路,目前国内只有云南还在使用。窗外景色依旧,五十年过去,车内的校友们已不再年轻。火 车缓缓地向前行驶,在铁轨有节奏的敲击声中,口述校史小组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口述校史小组体验建水小火车

  

采访小组工作中

 谭国柱校友在米轨火车上告诉我们,之前每一次探亲都是一项大工程,坐着卡车一路颠簸,先从绿水河翻山越岭到达个旧,再从个旧坐小火车(寸轨火车)前往开远,到开远后再换乘中火车(米轨火车)向昆明出发,最后抵达昆明又换成大火车到每个人家乡的省会。这一去一回就要十几天,路途遥远,时间紧迫,他们两三年才能请上一个月的探亲假。但是,这比起绿水河的艰苦生活,都不算什么。

 “当年的云南绿水河,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都穿斗篷,戴斗笠,他们的耕种方法原始,往往只会挖一个坑,填一颗玉米,也不施肥养护,所以收成很低。”谭国柱说道。因为绿水河地处偏僻,气候恶劣,条件落后,少数民族的居民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这导致绿水河的食粮稀缺,工程队只能乘着补给车到百里外的个旧和开远等地进行粮食蔬菜的收集和采购。

采访谭国柱校友

 “这是我第一次坐小火车。” 刘庭廉校友的妻子李学红说。绿水河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为了不让留在家乡独自拉扯子女的妻子担心,刘庭廉从来不让妻子来工地探亲,写信时也只挑着些好的方面和家里述说,等待每半月一次的来信几乎成为了他工作之余的全部。

 “他一年只回家一次,带些蔗糖、木耳等当地特产,我会事先熬好猪油让他带回云南。”李学红说。带着妻子用油漆桶装得满满当当的猪油,刘庭廉坐上火车返回工地。由于工地物资匮乏,购物不易,每次返乡探亲,会帮工友们代购一些工地上急缺的尼龙网袋、塑料凉鞋、蚊帐、不要票证的化纤布料等日常用品,有时会顺便代修手表。包裹多的时候有十几个,李学红用旧床单撕成布片打包包裹,大部分邮寄,其它的再由丈夫刘庭廉背回云南。回工地的火车总是异常拥挤,不仅人多,包裹也多。所有的包裹中,刘庭廉最最珍视的就是妻子给他准备的猪油,这是他用来改善伙食的宝贝,下面条时添点在碗里头,简单的面条也变得有滋有味。除却与他人分享外,他一般吃得很节省,一油漆桶的猪油他能吃上整整一年。

采访刘庭廉校友及其妻子李学红

 “现在条件好了,当初坐小火车根本没法窗户,一打开窗户,煤灰就从窗户外飘进来,一脸上全都是灰。”张永忠校友的妻子邱宁婴与我们笑着谈起当初她乘坐小火车的经历。

 “我真怕孩子上火车哭闹,没想到小火车晃荡晃荡,就和摇篮一样,我孩子很快就睡着了,睡了一路。” 想起这件事,个子不高的邱宁婴笑得爽朗。因为丈夫工作忙,她曾独自抱着孩子从昆明乘坐火车辗转前往绿水河,也因为丈夫工作忙,在工地子弟学校教书的她只能一边工作,一边独自照顾家庭。由于当时师资严重紧缺,从72年开始,邱宁婴就在工地子弟学校的校长多次亲自上门游说下,来到了工地子弟学校工作。可是,师资紧缺的严重程度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在子弟学校工作的十一年里,她身兼数职,孩子们需要什么,她教什么,小学到初中的许多科目她都教过。

 孩子出生56天,她就回到了岗位。工作再忙再累,她都毫无怨言,可心里始终最牵挂的还是工作条件异常艰苦的丈夫。有一回课刚上到一半,工地上突然传来丈夫受工伤的消息,邱宁婴顿时觉得如雷轰顶,可距离下课铃响还有几十分钟。面对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她只能按捺住自己焦急不安的心情,坚持把课上到结束。课后,她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知道丈夫在工地被扇叶误伤,没有大碍后,一颗悬着的心这才算放下。

 尽管生活艰苦,但当地民风淳朴,云南许多人和事让邱宁婴至今印象深刻。她忘不了,几乎是由她的学生带大了她的两个孩子。每天上班,只要把孩子带到学校,她就不用再多操心。白天,她在教室前面上课,孩子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自己玩。晚上回到家,她常会发现孩子的口袋里涨鼓鼓地塞满了学校里的哥哥姐姐们塞给她孩子的好吃的。后来,邱宁婴一家离开云南,回到故乡,邱宁婴的孩子还曾一脸困惑地询问她:“妈妈,我们来厦门,云南那些好人为什么不来啊?”邱宁婴一时无言以对。

采访张永忠校友妻子邱宁婴

 明天,河海大学口述校史小组将继续绿水河进发,华水校友口述采访活动也将继续进行,敬请期待。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