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山水,薪火相传——河海大学60、70年代赴西南参加经济建设校友口述采访行-贵州站
发布时间: 2019-08-02   浏览次数: 1567

入黔四十载,目睹着时代变迁、经济腾飞,荒山野岭里修建起宏伟的水利工程,穷乡僻壤逐渐发展成西南经济支柱……20世纪60年代,有这么一批华水人,他们满怀青春报国志,深入群山,横跨激流,充分运用在校所学专业,活跃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为祖国西南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艰苦奋斗。他们的敬业、拼搏、坚守、奉献,已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西南大地生根发芽。回顾一生,他们用几十载水利情回馈母校栽培;展望未来,他们对新时代水利人寄予殷切厚望!为收集并记录河海校友为西南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进事迹,以起到加强校史研究、展示河海精神、教育年轻学子的目的,河海大学档案馆口述校史工作组对参与西南贵州经济建设的十余位优秀校友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采访

 

王继辉:进取不止,奋斗不休

 

王继辉196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响应国家号召分配贵州,融入西南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经历六天六夜舟车劳顿,王继辉被安排到乌江渡水文站从事水文测报和资料整编等工作。

1976年,王继辉被贵州省水利电力局借调到省水文总站参加《贵州省可能最大暴雨图集》的编制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斗,顺利完成编制工作,其成果也获得了贵州省科学大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王继辉调动到贵州省水文总站,随后多次主持、参与或指导完成贵州省的暴雨、枯水、洪水、水资源调查评价等项目的编制与分析研究工作,这些成果至今仍在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鉴于长期以来的工作成就,王继辉多次受到党委和政府的表彰,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奖项及荣誉称号。

进取不止,奋斗不休。2004年退休后,王继辉仍然没有停下脚步,接受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的返聘,作为技术顾问继续参与指导和审查工作,期间还受聘至贵州工业大学,讲授“水文及水资源统计分析”等有关课程。

提及母校,王继辉表示自己十分感谢母校的培养。他希望母校能够发挥主要专业学科优势,继续当好水利水电领头人的角色,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王文高:心怀感恩,无悔青春

 

王文高是70届华水水港专业校友,毕业后被分配至贵州铜仁的水利勘测设计队。家处江苏响水的他,当年整整花费了五天时间才到达铜仁。王文高回忆道,当时一心只想奉献国家,建设祖国,根本不会有吃苦、受累等畏难情绪。尽管条件略有艰苦,但凡是组织上的任务,他全都认真负责地完成。

最开始,他是作为普通技术人员,跟随工人一同劳动,参与建设当时最大的水电站。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王文高因发表《反杜林论》的读后感演讲,受到地委宣传部与地委党校的认可,被调动到地方党校工作了12年。之后,王文高又担任《铜仁日报》的总编辑。调任之初,铜仁日报负债累累,一盘散沙,内部问题突出。但在他的努力下,报社风气逐渐转正,他所设立的奖励制度也使得日报一年的收入实现从10万到100万、再到200万的增长。

在铜仁日报工作7年后,王文高又任职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直至退休。

  江苏是他的第一故乡,贵州则是他的第二故乡。在贵州呆了50年,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回首往昔,王文高表示,人要时刻怀揣感恩的心,自己就是感恩党、感恩母校、感恩铜仁的各级党组织。同时也对当代青年提出了希望,希望年轻一代在学习知识外,还应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余均才:落地生根,奉献不渝

 

余均才校友于1963年从平江一中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水文专业。因为所在班级是教育改革班,在校五年期间,余均才跟随学校老师参加了南京大桥抢修、宜兴水文勘测等实践活动,从中受益匪浅。毕业后,余均才被分配贵州,参加猫跳河四级电站的建设工作。当时条件艰苦,他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干活,住在工程所在的山顶上,睡在树枝搭的漏雨的屋子里,每天通过几近垂直的落差百余米的木梯上下班。三班倒的工作强度很大,工作之余唯一的乐趣就是偶尔会在山顶播放的露天电影。

结束了猫跳河四级工程后,余均才开始真正接触到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并陆续参与了乌江干流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建设。他在工作时曾遭遇过被山上飞石击中安全帽、运送沙石时砸伤脚住院半个月、吃饭途中巡视险些掉进深沟等等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危险情形。这些经历让他深感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转眼五十载,尽管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从未抱怨过;尽管身边同学陆续返乡工作,他也未曾离开。他坚守在贵州这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老少边穷之地,目睹着贵州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日益进步,在异乡生根发芽,为事业奉献不渝,他的精神让我们动容,也值得每个河海学子效仿。

(文/黄梓莘 黄芮雯吴梦云梁雨嘉  图/张珂萌 刘顺)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