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考察贵州索风营、洪家渡水电站

发布时间:
2019-08-05
浏览次数:
1126

薪火相传,为爱“黔”行,为记述参建西南地区经济建设的河海校友的感人事迹,汲取前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河海大学档案馆口述校史组、河海大学2019年暑期实践团队奔赴祖国西南,前往位于贵州省中部黔西县的索风营水电站和洪家渡水电站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索风营:建设生态文明水电站

7月24日上午,河海大学暑期实践团队来到索风营水电站进行实地参观。 

索风营水电站位于乌江中游河段,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右岸引水系统和地下厂房等组成。工程于2002年7月开工,2005年3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6年5月机组全部投产运行。电站具有“绿化早、移民少、工期短,投资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优越”等显著特点,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阴暗潮湿的交通隧道,小组成员跟随电厂技术安全部杨主任来到索风营水电站的地下厂房进行参观。地下厂房宽敞、明亮,左右陈列着索风营水电站工程曾获得的包括“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在内的各个奖项。穿过通道,映入眼帘的是三台井然有序的发电机,旁边则布置着控制运行的集成控制系统。正值枯水期,今天只有1号发电机正在运行发电,厂房内部相对安静,小组成员在杨主任带领下还参观了水轮机层。

 离开厂房,小组成员来到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近距离感受电厂周围优美的自然风光:蓝天白云掩映下,是被绿色植被覆盖的喀斯特山体,山林里虫鸣鸟叫清晰入耳;大坝截流形成的上游水库清波荡漾,时不时有水鸟略过,呈现高峡出平湖的自然风光。杨主任告诉我们,建设初期采取材料开采和环境恢复并行的策略,建设结束后也一直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目前,为保护生态环境,水电站暂时没有进行旅游开发,严禁在四周进行渔业捕捞,并且定期定点投放珍稀鱼苗。人与生态和谐共处,远离都市繁杂的好山好水即在此地。

小组成员接着前往观景台欣赏大坝全景,极目远眺,人类的智慧结晶和自然的鬼斧神工很好地融为一体。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曾到索风营视察,在此处欣赏水电站全貌,留下了“流域滚动开发这种形势好。索风营电站建设工程绿化搞得好,从一开始就把工程和环保结合起来,以后的电站都要这样”的肯定。

最后,小组成员与电站工作人员合影留念,结束了上午的行程。

 

洪家渡水电站:“西电东送”拉开序幕的地方

7月24日下午,小组成员来到洪家渡水电站实地参观学习。洪家渡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首批开工的重点工程之一,是贵州乌江流域规划建设的梯级水电站群中唯一具有多年调节功能的龙头水电站。枢纽布置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泄洪系统、左岸引水发电系统、坝后式发电厂房、防渗帷幕工程等建筑物。此工程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7月18日首台机组投产,同年11月6日、12月20日2#、3#机组相继投产发电,实现了同等规模水电工程建设中“一年三投”的奇迹,为实现“西电东送”的宏伟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水电站水工部杨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领小组成员经由库区沿线栈桥欣赏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随后来到厂房进行参观。参观过程中,杨主任为我们介绍了洪家渡水电站的两大特色之处:一是首创水电站厂房一次成型,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型墙板式水轮机墩;二是主厂房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排架柱,使水电站厂房结构形式取得重大突破,直接节约工程投资6亿多元。杨主任告诉我们,洪家渡电站建设充分吸取天生桥一级的工程经验,重点关注坝体填筑质量,缩减碾压层厚,控制碾压干密度,并采用冲击碾压技术提高压实效率。尽管工期前后缩减了2年3个月,但运行多年一直安全稳定,工程质量保持良好

洪家渡水电站自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以及省部委领导的亲切关怀,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发来开工建设贺电,许多领导人都曾亲临现场视察工程建设。洪家渡水电站按照建设一流精品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的目标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广泛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已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先后获得了贵州省“黄果树杯”优质工程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奖项。2006年10月水电站率先在乌江梯级电站中实现远程集中控制,2013年12月成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第一家实现“远程集控,少人维护”的大中型水电厂。通过夯实安全管理工作基础,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实现了自投产发电以来的连续长周期安全生产,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西电东送和贵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世致用,知行合一。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对水电站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专业素养,丰富了个人阅历,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一辈赴黔投身经济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身为河海学子,应当锻炼意志、磨练品格,不断提升自我社会服务意识,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运用所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文/黄梓莘 黄芮雯 吴梦云 梁雨嘉  图/张珂萌 刘顺)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