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曾经的路——河海大学档案馆口述校史小组个旧采访行

发布时间:
2018-08-06
浏览次数:
1086

 2018年731日,河海大学档案馆口述校史小组离开建水前往个旧,离本次实践的重点——绿水河水电站更近了一步。为深入体验校友们过去参建水电站的生活经历,口述校史小组在校友们的带领下,沿着山间的小路,寻访他们当年来云南报到时,曾经居住过的茅草棚。

口述小组茅草棚前合影

 云南红河流域天气变换莫测,出发时还是晴空万里,翻过山头,暴雨就突然而至。大家没有带伞,有校友当即就从山间捡了树枝来做拐杖,又采了田间宽大的芋头叶和芭蕉叶用来挡雨,这是他们曾经用来应付云南多变的天气,经常用的法子。叶片大,遮了头,比起雨伞也差不了多少。雨下了一会儿,山间的小路就变得泥泞不堪,路走起来容易脚底打滑。走不惯山路的我们只能扶着老乡种的玉米树,慢慢地走。

 

小组成员与校友重走旧时山路

 “走山路就要侧着身走,才不容易滑,双手要撒开,滑倒时候才方便扶左右的东西。”卓文耀校友的妻子陈凤英从小在绿水河长大,山路她走的太多,她边说,边侧着身给我们示范。按着她“侧着走,撒开手”的说法,大家走起山路来确实顺当许多。

 雨淅淅沥沥下着,校友们继续前行。眼前的羊肠小道依旧不好走,可大家始终兴致勃勃,校友们唱起了他们当年喜爱的歌曲。

 经过一段曲折的山路,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个四面通风的茅草棚,四角由木桩支撑,顶棚则由茅草铺盖,施建平校友感慨颇深,向我们讲述起他们当时的住宿情况。

校友们为小组成员讲述当年茅草棚的相关故事

 “现在这个茅草棚比起我们当年住的,还是好了很多。”施建平说。来云南水电三公司报的第一晚,他住机关后面没有地基,没有围挡的茅草棚,床是用木板简单铺成,二十几个人就睡在一张大通铺上。

 分配到绿水河后,住房条件稍微有些改善,四面通风的茅草棚增加了由竹片、茅草、芦苇和着泥巴砌成的墙面。施建平和同学范贤珍成了家,他们从集体宿舍里搬出,搬到半间茅草房里,两张床铺一拼,就有了一个简单的小家。绿水河天气炎热,茅草房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但由于建造房屋的原材料都是易燃物质,茅草房极易着火,一烧就烧成一片。

 “有一次隔壁电炉短路,烧着了篱笆墙,风呼呼往下吹,把我们的房子烧掉了一大半。”房子没了,施建平就带着怀孕的妻子范贤珍一起,翻山越岭去收集茅草。施建平是个近视眼,茅草才收集到一半,眼镜却不小心落在了山上。最后还是大着肚子的妻子范贤珍,弯着腰,摸着草丛,找了好久才找到眼镜。

 绿水河水电站完工后,施建平又来到鲁布革建设水电站,参与修建并居住在毛石墙体、青瓦铺盖的半永久式毛石房里,再到葛洲坝建造永久式的砖瓦房。后来,施建平夫妻俩回到家乡常州,不再从事水利建设工作,但却和房屋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继续从事工民建行业。几十年过去了,看着楼房从五六层,变成十几层的小高层,最后发展到三十余层的高层,他们见证了五十年间房屋的变迁,也见证了社会变迁。

采访施建平校友及范贤珍校友夫妇

 明天,我们将沿着校友们曾经的足迹继续前行,并继续采访工作。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