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结构抗震实验室的建立——采访参与实验室建设的徐幼年老师

发布时间:
2018-04-23
浏览次数:
1594

采访背景河海大学结构抗震实验室(振动台实验室),源于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试验研究中心,在夏颂佑教授等老一代专家的带领下,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结构动力试验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美国引进了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系统,并组建结构抗震试验室

徐老师接受采访时所摄

4月12日下午在档案馆会议室口述校史工作组对徐幼年老师进行了采访徐老师作为结构抗震实验室建设参与者,为我们讲述了华东水利学院时期筹建振动台实验室的过程。

夏颂佑老师在做抗震试验

谈起振动台实验室的建设,徐老师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提升学校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当时华东水利学院左东启校长提出要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经国家农委和水电部批准,学校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用于购置科教设备,包括从美国引进了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系统,该系统具有双向(水平、垂直) 四自由度(水平、垂直、左右滚动、仰俯运动),是当时国内性能较好的地震模拟振动系统之一振动台实验室建成后,隶属水工结构试验研究中心,成为了东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领先的结构实验研究中心,吸引了众多省内外高校前来观摩学习。结构抗震实验室成为我国水工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等学科的科研基地大大提升我校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

水利部领导视察振动台

徐老师回忆说,在振动台实验室筹建过程中,左校长对于组织体制管理和实验人员培训都颇为重视。为确保世界银行贷款的落实运用,左校长专门领导成立了世行贷款办公室,由校办主任负责,主要协调具体人员调动、设备招标、实验用品采购等。左校长也十分注重对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要求实验管理人员不仅要参加设备供应商组织的理论培训学习,还要去当时拥有同类型设备的同济大学进行实践操作学习

卡子门雕塑抗震试验

结构抗震实验室建成后,依附于国家重点学科及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国家211工程及优势学科的大力建设与扶持下,一步步地发展壮大,整体的科研能力与检测能力在国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开展的科研项目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大型水利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电力工程、核电工程、土木工程等,其中不乏国家与地方投资的重点工程与大型工程,如本室承担了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绝大部分电气设备及国内其它核电站核电气设备的抗震鉴定工作。在交通领域,检测室承担了许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为我国40余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如三峡、小浪底、二滩、溪洛渡等大型水利工程进行科研试验的研究。

让我们铭记这段辉煌的岁月,了解那段坎坷而光辉的校史(文/王玮、赵康

来源:口述校史工作组  编辑:王玮  审核:叶鸿蔚